白酒股价节节拔高可持续性遭遇质疑
今年以来,贵州茅台股价持续上涨,目前已经稳定在每股680元左右,飞天茅台的终端销售价格也是一涨再涨。对此,不断有人表示,贵州茅台现在的股价已经严重偏离了企业经营层面的真实价值,已经与贵州茅台的经营实体和企业的意愿严重背离;茅台酒的价格也已经相当之高。但也有人认为,贵州茅台的股价表现依旧坚挺,核心产品在终端市场上依然还是紧俏。不可否认的是,不仅茅台成为资本市场明星,多数知名品牌白酒也水涨船高,甚至整个白酒行业股价表现突出,市值也高高在上。
中国资本市场奇葩多,白酒业的一枝独秀可能算是一朵,茅台的股价飞天、市值惊人是更大的一朵。前几年,白酒曾经在被说成不健康、多饮有害的酒类,餐桌上似乎成了红酒的天下。但是,白酒经历了低谷,却凤凰涅槃,继续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宠儿。八项规定曾经让人们对高档白酒的未来产生怀疑,不过只有短暂的冲击,受欢迎的高档白酒依然故我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从产业的技术含量来说,白酒只能算是“传统”,与高新技术毫不沾边;从投资者喜欢的追捧来讲,白酒很难有爆发式的增长和充分的想象空间。但是,就是这样的行业,怎么股价会一飞冲天?怎么市值会一鸣惊人?中国资本市场的这一“特色”,究竟有没有可持续性?毕竟,仅仅依靠“喝白酒”喝不出支柱产业。
高速公路又见上市过路费用减免真难
12月21日晚间,招商公路发布公告称,通过吸收合并华北高速,招商公路将于12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。但就在招商公路上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就是12月22日,A股市场主要指数收于重要阻力位之下,且上周末连续遭遇“央行回笼资金800亿”、“IPO单家融资再破年内纪录”、“本周限售股解禁飙升5倍”三大利空偷袭。那么,三重利空正逢招商公路上市会否导致消失许久的“巨无霸魔咒”再度现身?证券人士认为短期压力集中释放后,春季行情更值得看好,投资者应积极备战。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,一般情况下,越是接近年底,消息面往往比较平静甚至偏暖。但这次诸多利空年底集中释放,而年后恰好是定向降准、信贷高峰,那么主力完全有可能通过剧烈释放风险的方式,实现技术上的“诱空”,从而砸出恐慌盘后筑底并开启春季行情。
中国收费高速公路多,据说占世界的70%。为什么多?背后是上市公司可能是原因之一。因为做了上市公司,就要有业绩要求,就要有赢利压力,不收费怎么实现这些目标?这可能也是舆论和公众虽然强烈要求减免收费而不得结果的内因,也是收费时间难以缩短、收费标准难以下调的内因。其实,谁都知道中国物流成本高,而高速公路收费过高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。高速公路的超载屡禁不止,对货车的过高收费难道不是根本问题?在国力已经今非昔比的情况下,借债修路、收费养路的模式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?在国力允许的条件下,应该逐步把公路“划私为公”,让高速公路恢复姓“公”的本来面目,让多数高速公路免费行驶不再是遥远的梦。
老字号不再一枝独秀价格贵难成大众喜好
提及老字号烤鸭品牌,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全聚德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。这家创建于1864年的老字号品牌,堪称“烤鸭第一股”,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瞩目。然而,自11月9日以来,全聚德市值蒸发超过10亿元,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和担忧。曾经备受追捧的中华老字号、餐饮业明星股,人们不禁要问:全聚德究竟怎么了?作为中国最知名的餐饮老字号之一,不得不提的是,如今的全聚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。外加现在的烤鸭品牌逐渐增多,全聚德单靠“中华老字号”的招牌如何从竞争中获胜?值得关注的是,全聚德这些年一直都在“尝鲜”中,但总体收效甚微。
全聚德历史老、名声大,在全国可谓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,过去游客到北京来,似乎都要尝尝这最具北京特色的佳肴。但是平心而论,作为北京人,这些年你去过全聚德吃一顿吗?作为到北京旅游的游客,你去过全聚德用餐吗?回答“没有”的可能不在少数,本人至少也有十年没去过了。其实,这期间多次吃过烤鸭,只不过没去这家知名店铺而已。为什么?价格高、服务水平却一般,一只鸭子至少比一般餐馆贵一倍甚至更多,除非有特殊要求,否则谁去当冤大头呢?再者,烤鸭技术并非高精尖,许多饭店已经熟练掌握,去这些饭店品尝,效果差不多少。加上店铺的分布(即使算上加盟店)不够广,何必去自找麻烦呢?看似一个个别问题,却有一些普遍规律可以探寻:知名品牌也不能“终身制”,皇帝女儿也要想想如何才能嫁得更好!
ST公司保壳战又拉开卖资产卖房以求扭亏
每年年底对于ST公司来说,保壳成首要任务。纵观ST公司的保壳大战,可谓是花样百出,卖房、卖地,拿政府补贴等惯用的保壳伎俩正在ST公司中上演,另外,实施1元钱卖股权的事情也时有发生。近日,ST慧球发布一则公告,公司拟以1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孙公司沈阳辽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%股权。交易完成后,预计产生处置收益约1200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ST慧球今年三季报净利润为亏损970万元,出售辽原物业获得1200万元受益,对于公司来说意义不言而喻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年底对于业绩压力较大的公司来说,它们会选择出售资产或者依靠政府补贴来美化业绩报表,而对于ST公司来说,如果不能扭亏则意味着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,因此,它们会想尽办法来实现扭亏。截至12月21日,有25家ST公司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,仅有10家公司预计全年业绩扭亏,有4家公司减亏,4家公司续亏,1家公司增亏,1家表示业绩略减,另外几家公司表示全年业绩不确定。
一般来说,上市公司不会轻易放弃资本市场这个平台,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壳,有些办法尽管说起来不那么好听。年关难过年年过,保壳不易岁岁保,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奇观。根据历年来ST公司保壳的操作手法,“剥离资产、债务重整、政府补贴、资产重组”老四样,是ST公司惯用的保壳伎俩。不少公司从11月份开始,就开始卖股权或者卖房子来“保壳”,所谓“崽卖爷田不心疼”,为了账面好看不惜拼掉老本。这样的扭亏为盈对企业经营有多大意义?这样的资产重组对企业发展有何实际价值?对于ST公司,究竟该如何监管、如何要求,还是有不少实际问题,比如,对于如何才算扭亏为盈要有更科学的标准。如果年年要靠出卖资产残喘,经营上毫无建树,这样的企业留在资本市场意义不大。